• Monthly Focus
  • UNA
  • Fashion
    • Fashion
    • All
    • News
    • Feature
    • Insider
  • Health
    • Health
    • All
    • Fitness
    • Nutrition
    • Sports
    • Grooming
  • Watch
    • Watch
    • All
    • News
    • Feature
  • Gear
    • Gear
    • All
    • Car
    • Gadget
  • Life
    • Life
    • All
    • Taste
    • Wine
    • Travel
    • Home
  • Culture
    • Culture
    • All
    • Movie
    • Event
    • Mood
  • Soul
    • Soul
    • All
  • star
    • star
    • All
    • People
    • Style
    • Health
    • Highlight
  • Gift
    • Gift
    • All
  • Mrtv
    • Mrtv
    • All
    • People
    • Style
    • Health
    • Highlight
  • Monthly Focus
  • UNA
  • e-letter

Movie

  • Home
  • Culture
  • Movie
Related Post

Culture

March 2017

【愛電影愛到世界盡頭 | Xavier Dolan 的電影哲學】

Culture

March 2017

【多圖技術文 | 恐龍戰隊的前世今生!】

March 2017

【MR 周年誠意推薦 | 《一念無明》編導專訪:《念念》】

有買雜誌支持 MR 的朋友應該有發現,今期 Cover Story 後面還有個特別的 Interview Story,裡面的正正就是封面人物余文樂新戲《一念無明》導演與編劇,亦是今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最佳編導,黃進與陳楚珩!馬上了解這套電影為何如此值得推薦!

「於諸境上心不染,為無念。」

《六祖壇經》有云:「於諸境上心不染,為無念」。意謂,在任何的境界上,心裡也不染著,這就叫無念 ── 見聞覺知均一清二楚,喜怒哀樂則一乾二淨。只是,凡人一呼一吸千百度意念,一思一想億萬次轉念。既然念念不忘,《一念無明》導演黃進與編劇陳楚珩(Florence)就把千言萬語的碎碎念凝成一齣好戲。

余文樂讀過劇本後決定不收片酬演出;曾志偉讀過劇本大讚是十年一遇的好劇本,更親自致電金燕玲相邀共演。這份好劇本,正是出自 Florence 之手。「本身想寫抑鬱症,搜集資料後發現,香港愈來愈多燥鬱症病人。我們對燥鬱症認識很少,他們常都被誤診為抑鬱,於是想了解更多。」她的更多,真的很多:找了醫生、社工、病人、病人家屬、康復者,統統都傾個夠。「就連角色設定的金融經紀及中港司機都有傾。最記得有一位社工以前曾是嚴重的抑鬱症患者,他的見解最豐富。」

「全部都是真的。」

我問她,可否具體舉一些真事改編的情節,她卻說,「基本上全部都是真事呢。」冷漠醫生是真的:真的有公立醫院醫生覆診時手放鍵盤、眼望螢幕、唸完幾條選擇題就叫病人離開。「根本沒有資源,後來那醫生也捱不住而轉到私家醫院了。」家屬放棄是真的:真的有人謊報自己的精神病丈夫企圖自殺而逼他返回精神病院。「病人痛苦,照顧者都很痛苦。」教會剖白是真的:真的有人帶著親人上教會分享,然後在見證中狠狠表示憎恨著他。「他不是刻意要傷害對方,而是當下並沒有想清楚後果。」也許人生的確如戲,情節通通都是來自真事。「看著二手數據,你會想像,會有前設;親身與活生生的人溝通,感受那人當刻的感情,你才不會有前設,能夠真實地思考。尤其因為我們想呈現精神病的真相,所以很重視資料搜集,才算對得住這件事。」

「踩上地面,頓覺不懂做人。」

關於精神病的資料搜集,你在電影情節中是看得到的;關於中港貨車司機的,戲中情節很少,但對於志偉的演出卻至關重要。「很多司機說,以前自己很威風,貨車又大,爬上高高在上的車頭,勝券在握。但一下來踩上地面,頓覺不懂做人。」正是因為這職業的獨特性,吸引他們把志偉這角色設定為中港司機:曾經於工作上威風八面,但處理家庭關係卻一竅不通;因為不想面對惡化的關係;便繼續用工作來逃避。「坐在車上,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;站在地上,他一切都控制不了。老婆要走也控制不了,兒子憎他也控制不了。這些中港司機的分享都結集成為演員的角色參考,是演戲時極大的養份。很感謝志偉能夠精準地演出這個父親角色。有觀眾說,聽志偉說自己『唔識做人老豆』,覺得很中。」

「And I find it kinda funny, I find it kinda sad.」

這一段有點劇透:看到近乎結尾一段,當阿東父親決定要與阿東一起走下去後,聽到鄰居發現阿東和自己孩子一起在天台後,一起衝上天台看到二人都在邊緣時,阿東父親還是大叫了一聲「不要啊!」 而看到父親對自己的懷疑後,阿東還是上前擁抱他。何以父親出爾反爾?何以兒子不計前嫌?

「因為這是真實。」 阿進說。「並不能如此義無反顧的。決定好,但都會戰戰兢兢。然後,父親很快就知道自己錯怪了兒子。當兒子望向自己時,他迴避眼神──但還是站著。通常電影中的男主角,跌倒後都有史詩式的英雄回歸,一切都太理所當然了。現實中,男人也會無助軟弱,會想逃避。心中決定了改變,但都不能翻天覆地。這才是真實。我很早便屬意要阿東主動擁抱父親。電影中,邊緣人都等待著被拯救。那一幕,阿東回望著那班人,有點睇化了,雖然不明白他們為何要因為自己的不同而驚慌,但這都不要緊。看到父親猶豫,他體諒。作為一個被邊緣的弱勢,倒能反過來安慰你,表示著,我無問題啊,我不用被拯救;反而你很害怕,而我比你強大。這是我對弱勢充權自主的期盼吧,能夠平等相處,願意主動建立關係。」 電影英文戲名讓人想起一首英國舊歌〈Mad World〉,阿進笑說,「阿樂入戲時會聽著這首歌的。這首歌很優美,同時有種傷感的慨嘆,就像結尾天台那場戲,久浸於抑鬱的阿東,回頭看見擔心的人們的那種慨嘆。」

「要用心靈去看。」

Florence 聽罷,再補充道,「我覺得阿東能夠看開,是因為在孩子的陪伴後紓解了許多。只有簡單的孩子不介意自己的病,願意與他試著相處。於是,阿東看見動搖的父親,也願意去關心他,顯示自己無事。我覺得這是自然而然。」戲中,孩子在阿東最傷心時,隔著劏房的薄牆,念著自己創作的真實版《小王子》給他聽。這安排,原來是 Florence 的偏好。「因為我很喜歡《小王子》」 Florence 笑說。「《小王子》說,某人即使自己不在身邊,都可以活得好好。阿東很執著於母親之死,但執著於死亡並沒有意思。我們不必執著於失去,東西喪失後,可能過得更好。孩子說得無心,卻能帶來治癒。重要的東西,肉眼是看不到的,要用心靈去看。用個心去感受,同人相處,像個孩子般簡單地關心一個人,才是最珍貴的。」

「這電影,只拍了一個決定。」

《一念無明》,共一百零一分鐘;但病人與情緒病,可能要共存一千零一夜。「這個所謂的結局,只是片長所限的結尾,這對父子的故事並不會在這裡完,未來肯定還有問題和爭執。這電影只拍了一個決定:這兩個人決定一起走下去。社會制度、標籤歧視、精神病情,都不會於一夕間解決。這條路是很漫長的,電影並無能力安放一個結局,這反而是虛偽而不負責任。」這是一套不令人開心的電影,卻是一套負責任的電影。「有人問,此片會否太令人傷心呢,太少曙光了。因為事實上不可能啊。但這種鬱結,會否令我們在自己日常的崗位上再做好一點,在生活中延續下去,在現實中解決這鬱結。我會希望這故事纏繞著大家--不是折磨,只是銘記,在生活中警醒著自己。」

「劇本是電影的靈魂,而她就是我的靈魂。」

於台灣金馬獎頒獎典禮,阿進奪最佳新導演時,在台上以這句話浪漫告白。我以為,編與導的關係很難浪漫:畢竟,文字與影像兩種媒介,總有差異與衝突,而最後都由導演主導,編劇看著心血被改得面目全非都無能為力。Florence 想想後說:「以前是;普遍是;但與他,不是。他是一個很尊重編劇的人。可能因為他本身也是編劇吧,所以很常溝通,想作改動的話,我們會一起想方法。」阿進認真地補充。「假如編導溝通不足,有時劇本中的精華便因為導演理解不到而遺失掉,拍攝執行時再有些偏差,劇本的養份就會嚴重流失。這不是技藝問題,而是溝通問題。當編導同步時,大家都能做得更好。」

「導演與編劇都應該 under 於電影」

願意這樣做,有編劇經驗的阿進坦言,「當編劇發現自己所寫的因導演而遺失掉時,下次就會有所保留。我和 Florence 是平等的伙伴,主導權均等,一齊努力做好這件事,便可盡力確保所有養份都沒有遺失。合作關係決定團隊能否拚好老命做好件事。」這樣合作,有得,但有失嗎?二人想了想,答道,「沒有失吧。有失,就代表二人不夠合拍吧。假如導演不想失去主導權而不溝通,便是不對。我們共同創作,一定會有爭辯,但都是為了創作本身。這是我們共同的作品,假如你感覺到自己只是導演的工具,就會容易妥協。我想,與其說編劇應該 under 於導演,不如說,導演與編劇都應該 under 於電影吧。」

《一念無明》故事大綱

迴避還是直面,否定還是擁抱,放棄還是改變。

阿東(余文樂 飾)患有躁鬱症,因父親離家不顧,獨力照顧飽受病患折磨的母親 (金燕玲 飾)。母子二人情緒互相牽引激化,猶如漫長的困獸鬥。一天,阿東如常替失禁的母親沖洗,拉扯間發生意外,導致母親死亡。阿東的父親大海(曾志偉 飾)驚覺一直逃避的問題發酵成了悲劇。獨居多年的他在愧疚和孤獨驅使下,應醫院建議,接阿東到自己的板間房暫住。

故事從這裡開始。兩個背負沉重愧疚的大男人只剩下對方,對方卻是自己最不能面對的過去。當二人一步一步走出過去的陰霾和枷鎖,在狹縫間建立關係,更大的壓迫卻來自社會。

 

導演:黃進

編劇:陳楚珩

演員:余文樂、曾志偉、金燕玲、方皓玟

上映日期:2017-3-30

片種:劇情

級別:IIA

片長:101分鐘

預告片: https://youtu.be/HwN9A1cin5c

發行︰Golden Scene Co. Ltd.

Subscribe Now
  • Advertising
  • Privacy Policy
  • Contact Us
  • About Us
All Right Reserved. © 2025 MRRM Publishing Limited

e-letter

Submi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