籃球這一項運動持續火熱,我們究竟該穿什麼鞋子,減少損傷風險又能提高運動的表現?
TEXT | 吳賢君 @AASFP
打籃球為什麼要穿鞋?
首先,我們講講籃球鞋。打籃球為什麼要穿鞋?現在全球參與人口最多的項目是馬拉松,大家一定聽說過,在馬拉松賽事上,是有人不穿鞋的。
但大家應該很少聽說有「赤足籃球」的賽事,這是與籃球這項運動的特點息息相關的。馬拉松,運動的方向是朝前,運動的節奏是同樣的頻率、同樣的節奏,除下坡、衝刺之外,基本沒有太大變化。
但籃球就不一樣了。主要有3點:衝刺、跳躍及突然改變方向。大家想像一下,這幾個動作都有什麼特徵?對的!這幾個動作都會對「腳 」產生撞擊。越強烈的撞擊,產生的爆發力相對會更大!所以,對於籃球運動而言,腳是永遠不會進入「舒適區」的,正因如此,進行籃球運動的時候,需要穿上一雙性能優良的籃球鞋。
提供 100% 的安全感引進爆發力
一台汽車能開多快,決定的不是引擎,而是刹車系統。只有在可靠的制動系統下,駕駛員才能安心的將汽車提升到極速。
爆發力,指的是肌肉一次 最快速度 的收縮產生的最大力量。人的運動表現不僅僅取決於於生理,還包含著心理,一雙提供足夠保護的籃球鞋,能讓運動員在每次爆發衝刺、強行突破及跳躍騰空時提供 100% 的安全感,讓其毫無後顧之憂的在球場上放肆表現。
要能避開運動損傷
隨著運動表現不斷提升,損傷的風險也不斷提高!我指導過「戈壁挑戰賽」的團員,當我問到「有多少人有一個膝蓋有問題?」有 50% 舉手;但當我問另外 50% 的時候,他們的回答是:我們兩個膝蓋都有問題!
相比戈壁的行走,籃球運動的損傷幾率要大得多,每一趟的衝刺,如果籃球鞋沒有 360 度貼合雙腳,每一分的空隙,卻增加了十分的損傷風險。
最後,我們玩個遊戲,大家嘗試用手掌輕輕的拍打後腦,讓後腦感覺輕微的震動。大家記住這種感覺,因為這份感覺就是我們每向前走一小步,來自地面對腦部的衝擊。跳躍的越高,當雙腳落地的時候,來自腳跟的衝擊力,將自下而上的透過全身的骨頭,最後傳遞到大腦。
我們需要一雙怎樣的籃球鞋?
所以,我們需要一雙能在爆發時,像踩在地面一般穩定,而在降落時,卻感覺如草地般輕盈的籃球鞋,而 adidas 的戰靴 Crazy Explosive 裡的全掌 Boost 技術中完美呈現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