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首次聽到林熙彤 (Hazel) 這個名字,大概是因爲她早前爲MC張天賦的《老派約會之必要》MV出演女主角。雖然事先瞭解過Hazel的個人背景,但在正式拍攝時,我仍然不敢相信自己雙眼——這位在鏡頭面前揮灑自如的少女,真的只有18歲嗎?
18歲=接受自己
鏡頭前的熟練,皆因入行才不久的Hazel其實不算是新人。在正式簽約公司前,Hazel早已爲Instagram網店擔任模特兒。她憶述因當時自己仍在箍牙,故只是膽粗粗地應徵模特兒一職:「當時自己的心態只是試試,起碼自己不會後悔。」問到Hazel有否習慣現時的工作模式時,她形容自己的狀態是「一半一半」,因感覺自己在個人和心理方面仍需不少時間適應;近來的她開始嘗試不同類型的工作,亦正學習如何做戲。她指自己從小便較冷靜,即使不開心也很少釋放出來;透過拍戲,令她能更多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和自我反思:「在演戲的過程中,我的情緒更能釋放出來,有時不開心屈住屈住反而不好,不開心其實是沒有問題的。」一個真正成熟的人不是善於隱藏自己的情緒,而是能勇於面對並接受它。也許對於芳齡十八的Hazel而言,說她「真正成熟」有點言之過早;但我認爲她能有如此想法,已經很好了。
18歲=焦慮
「外貌焦慮症」,指的是對自己外貌極度不自信,並過度關注自己身體的心理病症,而這現象想當然在現今的「口罩時代」、「社交媒體時代」底下影響更甚。據英國健身室Better調查顯示,不論男女,超半數的人都對自己的身體感到不自信,而當中18-24的年齡層最爲嚴重,佔81%。
問到Hazel入行至今有遇過甚麼特別深刻的事時,她提到此前的一次拍攝經歷,在不知情且未化妝的狀況下被拍照:「可能所有做幕前的人都會害怕讓大家看到自己最真實、臉上甚麼也沒有的一面。」因當時皮膚狀態較差,令她感到很焦慮:「也許是因爲social media的影響,令大家都對自己的外貌感到很焦慮,很害怕讓他人看見自己的不好。」直到那張相片正式發佈後,她才放下心頭大石:「事後回想,其實這些問題並沒有甚麼大不了,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問題,爲什麼要介懷自己控制不到的問題呢?」
還記得早前在網絡上看見一句句子,令我獲益良多:「一個人能成長的程度,取決於能夠接受多少關於自己的真相,而不會逃避。」訪談中Hazel提到想創立自己的品牌;也想與朋友開coffee shop,相信如果Hazel以後能繼續保持這種心態,必定能面對以後的迷惘與挑戰。
18歲=進化中
總感覺18歲是一個曖昧不清的年紀,我始終認爲一夜之間突然跨過未成年與成年的法律界限,然後被賦予「成年」的責任,這種感覺很不真實。如果硬要描述18歲,我腦中只想到Beyond的神曲《十八》的頭兩句:「從不知天高與地厚/漸學會很多困憂」。「從不知天高與地厚」指的是18歲正處於不害怕世間萬物的狀態;「漸學會很多困憂」指的則是18歲開始,在法律上已被定性爲「成年人」,而社會總是不斷擅加不同期望予一衆「成年人」,這往往令人迷惘。
在訪談的最後,我問Hazel會如何形容現時的自己,她給了我一個很有趣的答案:進化中。其實,生命中只有一件事是不可逆的,就是不斷改變。而我們能選擇的就只有「接受」和「成長」。在訪談完結後歸家的路途上,我不禁反思:十八歲的自己直到現在,都是處於迷惘的狀態。「也許一切在變/又或者始終沒打算」,或許改變與否並不是人生的重點,人生最重要的課題只有學會面對自己,而「這樣已是很足夠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