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國祥憑《七月與安生》,喺各大頒獎禮大放異彩,後日金像獎更獲12項提名,佩服!即刻睇佢專訪,一齊見證佢邁向大導嘅電影之路!
【《七月與安生》劇情重溫】
十三歲那年,七月與安生展開了她們的青春序幕。從踏入中學校門的一刻起,二人形影不離;儘管背景性格各異,一個恬靜如水,一個叛逆灑脫,卻又一見如故成為莫逆,彼此分享著最重要的青春成長印記。她們以為會永遠陪伴在彼此的生命裡,直到十八歲,她們遇見了男生蘇家明,三人糾纏在隱秘的三角關係中。感情的角力令二人友情受到考驗,漸漸越行越遠,改寫各自往後十多年的命運。她們即使彼此關愛,彼此欣賞,同時亦互相折磨,互相傷害。然後,她們終於明白永遠不可以成為對方的影子,只能勇敢地做自己。
【我是機會,也會找上他吧】
看著曾國祥,我一直有種科幻感。不是因為《幽靈情書》或《咒樂園》等等他拍過的老片子,而是看著他爸爸曾志偉,再轉眼看他,就會覺得,這人身上應該有種說不出的科幻力量,才把他拉拔成如此呢。2016 上半年他也似乎走進科幻的路線,年頭演有火火的 cult 片《老笠》,落魄頹廢得連鬼也嫌棄;再在短片合集《GOOD TAKE!》中自編自導了單元之一《水泥》,找來周柏豪飾演被水泥埋沒的警員。獨立偏鋒路線的成績單是很亮麗,下半年卻又見他於大製作《S風暴》,英勇帥氣的廉署探員收割無數少女心;而年尾,他執導的《七月與安生》就上映了。
訪問時問他,上年是決定了要進取點嗎,他數數手指,認真想想後答,「嗯,也沒有特別說要努力進取,反正我一路都是,有機會,就做吧。」科幻點想,假如我是機會,應該也會找上他吧。
【其實他並不是新導演】
他首部個人執導的電影《七月與安生》上映了,此片使得主演馬思純及周冬雨共同獲得第53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,為金馬獎歷史寫上新的一頁。而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最多提名,共12項。
《七月與安生》是他熟悉的長片,以及描述細膩感情的劇情片。拍完上一部與尹志文合導,入圍台灣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的作品《戀人絮語》,他花了好幾年來調整呢。「拍完《戀》後自覺很多不足,想更謹慎地選擇劇本,確保下部作品會更滿意。」
【與陳可辛的緣份】
《七月與安生》更是由他畢業後回港的老闆陳可辛監製。「是緣份吧,一直也想合作,直到這次,終於二人都感興趣。」雖然陳可辛有衝動想拍,但是衝動歸衝動,畢竟已經年紀較大,要拍青春片也不容易,所以就找來個性比較像他的曾國祥執導,一來他比較年輕,也比較瞭解80後。雖然曾國祥開玩笑的主動爭取演出男主角,結果陳可辛一句駁回:「你演會賠錢,要不然你來當導演吧!」就這樣促成了他繼《戀人絮語》之後,再執長片的導演筒。而陳可辛表示一路看曾國祥改劇本、拍攝到後期製作,覺得故事拍得非常感動,「我不敢說,這部是我監製過的最好的戲,但絕對是我監製的戲裡面最喜歡的一部電影。」
【不是情人,更勝情人】
曾國祥繼續談《七月與安生》:「原故事是 90 年代很紅的網路小說,雖然我是開拍時才首次讀到,但讀畢最初我是被感動到的,以及很羨慕,世上有另一個人願意如此坦承地與自己相對,這點很吸引。我有很多好朋友好兄弟,但都不能如此坦承相依,不是情人,更勝情人,很感動。」《七月與安生》就是圍繞著自己與靈魂伴侶的故事。
【合拍片的例外】
他說這次幸運地遇上很專業的大陸製作團隊。「到大陸拍戲要很依靠當地編劇來寫出故事中的生活細節,我不想作為外來人亂猜,而拍不出他們真實的生活。所以我很著重與編劇及美術的溝通,由籌備開始就多融入他們的生活,了解他們所思所想及生活模式,確保細節都夠實在。」
【長片以外,還有短片】
而他的短片作品《水泥》就和《七月與安生》完全相反,不見窩心只見寒心呢。「因為這種短片集票房一定不會好嘛,可以冒險一拍未曾嘗試過的風格,於是便任性地試了驚慄片。」他笑說。「不過慣了在長片用 100 分鐘講故事,短片要濃縮地拍好數場戲,敘事手法很不同,是很不同的挑戰和經驗。自己畢竟都還是新導演,還有想嘗試許多不同類型的電影。例如動作片吧,以前總覺得刻板得很,黑白分明;現在發現認真地拍動作片也可以細膩地拍出人物成長及事件矛盾,好人會壞,壞人也有好的一面。我覺得這些人性的灰色地帶是電影最吸引的地方。」
【別忘了,他其實也是個演員】
要說反差,《老笠》到《S風暴》的兩個角色也是截然不同的吧。「於我來說,演戲簡單很多,劇本、導演、演員,都可以是合作原因,所以戲路較廣。從做演員的第一天起,都是抱著學習的心態,希望可以與平時接觸少的人合作,所以負擔相比起要由頭到尾視作品為孩子的導演較少,較放鬆。」演戲的更大原因,是作為導演的磨練。「演戲能夠與製作團隊的大小單位合作,很能幫助我成為一個更好的導演。例如我會較了解演員在不同情況下有何顧慮及需要,這種信任和溝通都好重要。」
【轉捩點是《PTU 絕路》】
當然,這並不代表他演戲都只是玩票性質呢。「對,最初演戲都帶著點玩的心態,每套戲多是將自己投入在每個角色,放入情境之中,由自己出發來反應,直到《PTU 絕路》。」裡面,Derek 飾演一個口吃又有點智障的古惑仔。「角色與我本人相差太遠,完全找不到角度去與角色聯繫,要由零開始營造他,演完我才發覺進步空間實在太大,與好演出的差距原來可以那麼大。做演員,合格很易,但成為好演員則好難,要活生生地演得有說服力是門很高深的學問。切實地體驗到演戲的挑戰性,於是才有了衝勁去真正研究演戲,想做得更加好。」
【笑一笑輕鬆一下嘛】
雖然目前的 project 還是大陸的多,但他始終想多在香港工作,「始終是自己的家嘛,拍些低成本的、獨立,都好。」談到本土,不禁想起去年年尾贏得韓國富川國際奇幻電影節期的NAFF融資計劃項目大獎的電影《冥通銀行大劫案》。由尹志文初次獨自執導,再由彭浩翔及曾國祥主演及監製,這個班底必定會擦出不少火花呢。「下年年頭應該就會開拍啦!一點像《老笠》那種不負責任的香港瘋狂戲劇,哈哈,但香港人也需要這種戲劇,壓力太大了,笑一笑輕鬆一下嘛。」真令人期待啊!